相关考题
- 填空题 仰韶文化是(),以陕西西安市的()最为著名,出土的陶器多为(),又被称为()。而()的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龙山文化又被称为()。
- 填空题 广东的()、()的大荔人、湖北的长阳人、()的丁村人、内蒙古的()、广西的柳江人、北京的()和四川的(),距今约二十万到一万年左右,都属于()。这是由原始人群进入初期氏族公社的阶段。
- 填空题 1965年5月在()发现(),距今170万年,是在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接下来,有1963至1964年间在陕西发现的(),生活在大约八十万年以前。1927年首次在()发现的北京猿人,距今也有六十万年左右。()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 名词解释 三十六郡
- 名词解释 九州
- 填空题 辛亥革命后,大体上实行()三级制。北洋军阀时,除清代原有23个省外,又设了()、()、()、()等四个特别区,另外还辖有()、()和()三个地方。1932年后,国民党陆续在省下设立若干专区,由行政督察专员领导,其机构称为(),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关,管理若干县。
- 填空题 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元代初年,以()为中央政府,直辖京师附近地区,如山西、河北等地,然后将其他地区分为十个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简称“()”。行省之下,设置()。明朝改称“行中书省”为“()”,并将元代的军政合一改为只管民政。明代直辖北京和(),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三布政使司。
- 填空题 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唐代设有()和()。唐贞观时将全国分为关内、陇右、河东、河北、河南、山南、剑南、淮南、江南、岭南十道,开元二十一年由十道增为十五道,形成()三级制,并确立了()。北宋改“道”为“路”,一个路常常分属几个机构管辖,既有监察的性质,又有行政的功能。路以下为()。“军”是有军队戍守的政区,“监”是管理矿产、畜牧的政区。军监有的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有的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
- 填空题 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十三州即()。这十三刺史部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隋朝建立后,逐步改成()。
- 填空题 明代除设置13布政使司管辖(),还设立()来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 填空题 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最东端位于()与()的交汇口,向西一直伸入亚洲大陆的腹地,东西时差达()多小时;最南端位于南海中的(),最北止于东北()的黑龙江江心,南北纵长5500公里。
- 填空题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省北部的()。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是(),海拔4588米。
- 填空题 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新旧时代的文化遗址仅次于(),且主要集中在()、()和()。长江下游以()为中心,长江中游则以()为中心。
- 填空题 ()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主峰()山西南侧,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流经()、()、()、()、()、()、()、()、()、()、()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
- 填空题 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区以()为中心,西至(),北至(),南达()。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区则以()为中心,南至(),东至(),北达()。
- 填空题 黄河是中国的第()大河,全长()公里,发源地在()山下的(),河流从这里开始,将冰雪的融水和雨水汇入两个高原湖泊:()和(),然后流于青藏高原之上,至兰州展开一弯弓状,穿过秦晋两省的黄土高原,出孟津入平原,汇入大海。
- 填空题 我国“四大高原”是()、()、()和()。()被称为“世界屋脊”,()、()、()都发源于此。()、()、()和()号称“四大盆地”。“四大平原”指()、()、()和()。
- 填空题 中国文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回旋的舞台,是造成中国文化亘古独立、长生不灭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文化带有()特点的环境因素;第二是(),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第三是(),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
- 问答题 简述当代哲学家张岱年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观点。
- 问答题 简述近几年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新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