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患者王某,男,35岁,工人。3年前因电击伤,心跳骤停,经积极抢救心脏复苏成功,但遗留肾功能不全,需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两年透析后其费用已达7万无,欠医院费用5万元,患者所在单位又面临破产,无力偿还。然而,病人仍需每周两次透析治疗,每次约费用400元,故此医院通知患者及家属,以后每次来诊需先交费再透析。开始时家属尚可交费,后因家庭经济无力支持其费用,故患者来后不交费就躺在床上要求透析。此时,医务人员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患者年仅35岁,电击伤后心脏复苏成功并发肾功能不全,积极治疗是符合人道主义的。
2.经济问题对医院来讲也是......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患者郑某,男,20岁,河北某县农民,现为北京某单位民工。患者因高烧、昏迷送某医院,医生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因系民工,按有关规定施工队仅付给之个月工资为药费(600元),如积极救治,预计医药费用将超过万无,而且死亡及残疾率高达50%。为此,该医院派管理人员至患者家中了解情况并催办医疗费用,发现患者父亲已故,母亲多年类风湿关节炎不能劳动,妹妹14岁且无工作,难以支付近万元的医疗费用。在此情况下,医院是否应该继续抢救?请进行伦理分析。 -
问答题
患者赵某,男,52岁,工人。因喉癌住某院耳鼻喉科,择期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进行放疗过程中(20个月左右),渐感颈部疼痛,时有双上肢麻木感,伴低热.CT检查,确诊为咽后壁脓肿,并已破溃至颈4-6椎间盘间隙,于是急需转骨科手术。但是,病人在耳鼻喉科住院过程中已用完交纳的医药费,并已欠费近2万元,此时单位表示近5年内支付所欠药费已有困难,更无力再交骨科的医药费用。为此,骨科表示、既无力支付费用就不能接受病人转科。请对此案例进行伦理分析。 -
问答题
患者钱某,男,78岁,自费医疗。因患肺炎在家附近的门诊部进行治疗效果不佳,直至患者昏迷才到某大医院急诊。经急诊医生诊断为大叶性肺炎、继发感染中毒性脑病,因该医院内科无空床而留急诊室抢救和治疗,经采用高级昂贵的抗生素、输血清白蛋白等抢救治疗措施,一周后病人体温恢复正常,患者也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但一周医疗费用8000多元。因患者的两个儿女均已退休,继续治疗费用难以承受,故向医生提出放弃治疗。此时,医务人员应如何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