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患者赵某,女,34岁。诊断为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准备手术。术后住抢救室,特护,病情稳定,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术后第三天(星期日),夜班主治医师A于下午5:00打电话给白班医师B因个人有事晚到一会儿,并说:你可以按时下班,有事请骨科值班医师C照顾一下。”医师日下班前告诉护士如病情不好,脉搏超过120次/分,可以给西地兰0.2mg,有事可找医师C.晚6:30,患者自觉心慌,脉搏100次/分,护士给西地兰0.2mg静脉推入。晚7:30憋气加重,血压90/70mmHg、脉搏140次/分,中心静脉压14mmHg,护士在没有正式医嘱的情况下,静脉又给西地兰0.2mg。晚9:30症状加重,呼吸浅表、减慢,面色紫绀,血压测不到,护士又经静脉给西地兰0.4mg,并请医生抢救。当医师A赶到时正在抢救之中,晚10:30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定是医师不到位、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要求追究责任,于是发生了医疗纠纷。请你对此纠纷作伦理分析。
【参考答案】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1.医生未遵守各级医生的职责、岗位责任制,反映出医德医风建设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mdas......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患者赵某,女,34岁,农民。因鼻干、有臭味等,到某卫生院就诊。接诊的男医生检查后说:“你患的是臭鼻症,我们卫生院治不了,还是到大医院诊治吧!”同室的女医生边在鼻子前扇着边说:“你鼻子发出的臭味真难闻。还不戴上口罩?!”为此,正值严热的夏天,患者赴北京某大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接守她的是两位实习医生,因患者有口音,加之戴着大口罩,实习医生难以明白病史,于是其中的男实习医生说:“大嫂,请你摘下口罩。”此时,病人只是摇摇头,但并不摘口罩。女实习医主又说:“夏天戴着大口罩多热呀,况且我们听不清你说什么,这样对诊疗不利啊!”这时,病人才羞愧地解释说:“我也不愿意戴口罩,可是卫生院说我得了臭鼻症,摘下口罩会熏你们的.于是,女实习医生又宽慰病人说:没有关系,是疾病闹的.我们能理解。”这样病人才摘下口罩,经实习医生诊查,开了处方,并请带教老师复查。然后,男实习医生边将处方交给病人边说:“你患了萎缩性鼻炎,一定要坚持治疗。”病人感动也接过处方,边离去边连声道谢,并说一定再来。请对该案例中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伦理分析。 -
问答题
患者刘xx,男,50岁。因黄胆作B超检查为肝外阻塞性黄胆、考虑壶腹部实性占位病变,故而医院外科收入住院。因B超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住院后继续检查确诊。一天,主治医师赵大夫查房,患者问他究竟得的什么病,他吞吞吐吐地回答:什么病?啊,还未搞清楚。”说完扭头就走,于是患者又追出病室门外问:“赵大夫,你说真话,我得的是不是恶性肿瘤?”赵大夫匆匆地边走边回答:“我不是告诉你还没有搞清楚吗?”患者仍紧迫不舍他说:“我看你神色不对,恐怕是得了癌症吧?赵大夫不耐烦地回答:“就算你猜对了,我也不能告诉你,还是请你的家属来一趟吧!”患者不得已返回到病室卧床不起,而且中午饭也不肯吃.请对上述案例中赵大夫的言行进行伦理分析。 -
问答题
患者周某,男:76岁,工人。因患结肠癌在某医院住院手术,术中因血压低需用多巴胺维持,当多巴胺输入30ml时血压回升,2小时后血压平稳(140/80mmHJ。医生欲减少多巴胺浓度时,护士发现多巴胺是从硬膜外管输入的,此时多巴胺已进入80ml(64mg)。医生得知后,在家属在场的情况下批评了护士,因此家属认为是医疗事故。经有关专家会诊一致认为,从硬膜外管注入多巴胺,对患者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但药典中尚无多巴胺经硬膜外管注入的使用说明。医患纠纷的发生是因为家属知道了真相,否则可以避免。那么,究竟是否应该告知家属真相呢?如果告知,何时为宜?请从伦理上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