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参考答案】
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
单项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
单项选择题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改革背景的是()。
A.经济危机与“滞胀”
B.福利国家的弊端
C.通货膨胀严重
D.新经济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