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教学设计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老师们提出了三个演示实验: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让学生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是否像实验1一样明显。询问学生如何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吹瓶子口,听声音。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确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利用这三个小实验,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 -
问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用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烧杯、水、酒精。 按图1安装实验仪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知识。 任务:(1)什么是压强?液体压强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
问答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步骤: (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实验完成的表格:材 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规律等知识。 问题:(1)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