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案例分析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12月2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首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其次,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再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同时在退休年龄改革中引入弹性机制,可考虑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但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请回答以下关于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的问题。
退休年龄即领取养老金年龄。
【参考答案】
错误
(↓↓↓ 点击‘点击查看答案’看答案解析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人口老龄化促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①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 ②从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转变 ③从单一支柱模式向多支柱模式转变 ④从单一支柱模式向双支柱模式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单项选择题
年轻人口的流动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年龄结构,给这两个地区的养老保险分别带来影响。其中关于对迁入地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迁入地的青壮年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养老保险的赡养率会增加 ②青壮年的迁入有利于缓解迁入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 ③以年轻人口为主的迁移对于迁入地养老保险的好处是长久的 ④以年轻人口为主的迁移对于迁入地养老保险的好处只是暂时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
单项选择题
根据国务院2016年3月10日公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途径是()。
A.发放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
B.发放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C.做实个人账户
D.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时补充、调剂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