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他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单项选择题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地,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的问题上模糊不清
D.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 -
单项选择题
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A.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B.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C.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D.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