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M公司中的Z车间使用多台自动车床生产螺钉,其关键尺寸是根部的直径。为了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直径变异过大,让3个工人,并随机选择5台机床,每人分别用这5车床各生产10个螺钉,共生产150个螺钉,对每个螺钉测量其直径,得到150个数据。为了分析直径变异产生的原因,应该()。
A.将工人及螺钉作为两个因子,进行两种方式分组的方差分析,分别计算出两个因子的显著性,并根据其显著性所显示的P值对变异原因作出判断。
B.将工人及螺钉作为两个因子,按两个因子交叉CrosseD的模型,用一般线性模型计算出两个因子的方差分量及误差的方差分量,并根据这些方差分量的大小对变异原因作出判断。
C.将工人及螺钉作为两个因子,按两个因子嵌套NesteD的模型,用全嵌套模型计算出两个因子的方差分量及误差的方差分量,并根据这些方差分量的大小对变异原因作出判断。
D.根据传统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直接计算出工人及螺钉两个因子方差分量及误差的方差分量,并根据这些方差分量的大小对变异原因作出判断。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强力变压器公司的每个工人都操作自己的15台绕线器生产同种规格的小型变压器。原定的变压之电压比为2.50,但实际上的电压比总有些误差。为了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电压比变异过大,让3个工人,每人都操作自己任意选定的10台绕线器各生产1台变压器,对每台变压器都测量了2次电压比数值,这样就得到了共60个数据。为了分析电压比变异产生的原因,应该().
A.将工人及绕线器作为两个因子,进行两种方式分组的方差分析(Two-WayANOVA.,分别计算出两个因子的显著性,并根据其显著性所显示的P值对变异原因作出判断。
B.将工人及绕线器作为两个因子,按两个因子交叉(CrosseD.的模型,用一般线性(GeneralLinearModel)计算出两个因子的方差分量及误差的方差分量,并根据这些方差分量的大小对变异原因作出判断。
C.将工人及绕线器作为两个因子,按两个因子嵌套(NesteD.的模型,用全嵌套模型(FullyNestedANOVA.计算出两个因子的方差分量及误差的方差分量,并根据这些方差分量的大小对变异原因作出判断。
D.根据传统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GageRRStudy-CrosseD.,直接计算出工人及绕线器两个因子方差分量及误差的方差分量,并根据这些方差分量的大小对变异原因作出判断。 -
单项选择题
在箱线图(Box-Plot)分析中,已知最小值=-4;Q1=1;Q3=4;最大值=7;则正确的说法是().
A.上须触线终点为:7;下须触线终点为:-3.5
B.上须触线终点为:8.5;下须触线终点为:-3.5
C.上须触线终点为:7;下须触线终点为:-4
D.上须触线终点为:8.5;下须触线终点为:-4 -
单项选择题
M车间负责测量机柜的总电阻值。由于现在使用的是自动数字式测电阻仪,不同的测量员间不再有什么差别,但在测量时要先设定初始电压值V,这里对V可以有3种选择方法。作测量系统分析时,使用传统方法,对10个机柜,都用3种不同选择的V值,各测量2次。在术语“测量系统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和“测量系统的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中,术语“再现性”应这样解释().
A.不使用不同的测量员,就不再有“再现性”误差了。
B.不同的设定的V值所引起的变异是“再现性”误差。
C.同一个设定的V值,多次重复测量同样一个机柜所引起的变异是“再现性”误差。
D.在不同时间周期内,用此测电阻仪测量同一个机柜时,测量值的波动是“再现性”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