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因地震受到心理创伤,无法继续上学由家长陪同主动来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咨询师: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心理帮助?
求助者:地震后我无法到学校去上学,一想到学校就浑身发抖,特别害怕,老师和爸爸妈妈都说我应该来心理咨询,所以我就来了。
咨询师:能详细谈谈你的情况吗?
求助者:地震的时候我正在教室上课,地震发生后我在老师的帮助下跑了出来,可我看到的太惨了,心理真的太难受了。从那以后我晚上不敢关灯,一闭眼那些死伤同学的情形就会浮现在脑海里,不敢睡觉,真的很烦。现体重下降,胃难受,总想发脾气,经常头痛、失眠,您说我这是怎么回事?
咨询师: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的情况着急。我也参加过地震的救援工作,你说的情况我也见过很多。什么事情都得慢慢来,你这样急也解决不了问题。你现在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
求助者:我最想解决的是能够正常上学,把那些可怕的记忆抹去,还想让自己别这么烦。
咨询师:那咱们就针对你这个问题来制定一个咨询方案吧。咨询方案就是咨询的计划,包括咨询目标,实现咨询目标所用的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过程、时间和次数的安排。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说“你能详细谈谈你的情况吗?”使用了哪种提问方式是()。
A.具体化技术
B.开放式提问
C.摄入性谈话
D.封闭式提问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截肢的事实,在表达真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需要实话实说
B.不能自我发泄
C.以事实为基础
D.应当适度表达 -
单项选择题
首次心理咨询时应注重的事项是()。
A.尽量满足求助者的要求
B.教育与指导
C.严守求助者的所有秘密
D.接纳与倾听 -
单项选择题
在确定首先解决的问题时需要求助者与咨询师共同参与,共同配合。有时候咨询师和求助者的目标不太一致,虽经双方讨论,但还是难以统一,这种情况下,应以()的目标为主。
A.咨询师
B.求助者
C.咨询师和求助者
D.两者都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