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患者张某,男,16岁。因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准备进行肾移植,因肾源紧张,其父考虑动员其兄供肾。其兄,20岁,因幼年患脑炎留下智力障碍后遗症,未能参加正常学习而待业。当父亲提出上述想法后,母亲不同意,认为对长子的智力障碍已内疚,不忍心再将其肾供给次子,但经丈夫说服最后表示同意。此时,医务人员能否让患者之兄供肾呢?
【参考答案】
虽然父母均已同意让其兄供肾;但是医务人员应让父母征求其兄的意见。其兄为残疾人,更应尊重其自主权。如果其兄不同意供肾,其父......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某医院接到河南某县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来信,他提出愿意将自己的角膜献出,以换取一定的报酬用于办学。他的理由:1.当地经济状况极差,政府虽多方筹资,但仍有数百名适龄儿童无法人学。2.他本人年近46岁,在40岁时全身浮肿,确诊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目前虽能坚持工作,自感生命有限,愿将其角膜献出,为改善本*乡办学条件做点贡献。对此,应如何回信答复? -
问答题
患者冯某,女,45岁,干部。因子宫肉瘤术后复发广泛转移而疼痛难忍,本人曾口头表示过必要时可实施安乐死,但主管医师未得到患者的正式承诺手续而仍坚持治疗。一天,患者趋医护人员不在而口服大量安眠药以结束生命,不久被医生发现。请问:医师面对此情况抢救与否?理由是什么? -
问答题
一幼儿患脑炎,住院后病情恶化,呼吸困难,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存。医生向家长交代了治愈无望,即使经治疗能够存活也将成为痴呆或智力低下,家长反复考虑决定放弃治疗,撤掉呼吸机,停止支持疗法,并签了字。停止治疗后,患儿呈抽气样呼吸,一下子死不了,患儿家长看着心理十分难受,要求护士注射针剂让患儿快点死去。医护人员认为这样做是变相杀人,有悻医德,不敢下手,眼巴巴地看患儿痛苦地死去。试对这种情况做伦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