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全长32.66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全路段的土质有粘质粉土、砂土、重粘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路面基层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底基层,二灰碎石上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底基层。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强度,施工中对压实度进行了控制,在上基层施工前,发现在K1+500~K6+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底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
(1)背景材料中全路段有三类土质,哪些土质需要改善后可以作为路基填料?简述改善方法。
(2)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有哪些?
(3)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1)砂土、重粘土需改善。砂土主要是塑性指数过低,可以加大石灰用量来进行改善;重粘土主要是塑性指数过高,可以分为两次加石......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1)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和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3)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 (4)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
问答题
(1)该基层上是否必须设置透层?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施工具体做法哪些不正确?并改正。 -
问答题
(1)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材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艺。 (3)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