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老师在讲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时,针对课程设计了如下一个教学环节,试分析该老师采用了何种教学方法,并加以说明。【解决的问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措施。【解决的方案】展示图片、引用材料、播放音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业化讨论,教师适时引导。由小组发言人进行总结,其他同学补充。(注:突出专业化讨论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主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师生的互动来解决问题)展示《大长今》剧照,并配文字说明、展示《功夫熊猫》和《花木兰》剧照。【问题设计】对比上面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受。【设计意图】展示熟悉的《大长今》和美国电影海报,学生总会有一种少了点中国文化的遗憾。再看看韩国注重开发文化资源,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我国作为文化资源大国却是文化卢业弱国,感受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学生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发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答案】
通过课中内容的显示,该老师运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法。所谓探究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活动,并使学生在探究中提出......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李老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针对高中学生思想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李老师的做法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什么理念?试着再列举出一个理念并加以说明。 -
问答题
政治课上,在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过程中,某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北京故宫、北京胡同等图片.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这一举动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哪种方法?运用时该方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问答题
中央提出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把我国建设成节约型社会。对此,某校高三学生组织了讨论和深入的探究活动。(1)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认识。(2)针对本班学生或学生家庭或本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