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习作,阅读并完成下列各题。案例:时间在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题记①把理想交给时间,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②每个人都有理想,只是有的人坚持下去,最后成为现实,有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半途而废。记得有人说过“别跟我谈理想,戒了”。我在浅笑的同时不免心生感概,曾经志在四方、朝气篷勃、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的少年何以如此颓废?真的如某些人所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吗?其实不然,试问哪一奈通往成功的路不是泥泞不堪、充满挑战呢?只是有的人对明天的未知感到迷芒,不知道距离理想还有多远而中途放弃;有的人对今天遇到的困难感到畏惧,不知未来还有多少磨难而半途而废。毛泽东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对于未来,我们没有必要想太多,认真把握现在、把握今天才能无怨无悔。只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终有一天,时间的河流会将我们度到理想的彼岸。③好花盛开,就该先摘。④因为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是不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所以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而彼时一切都无法挽回了,留下的仅仅是无尽的悔意和无边的自责。花儿开了,就尽情欣赏吧,不要等到明天,或许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风会将花瓣纷纷打落;美味佳肴,就尽情享用吧,不要等到明天,或许时间的流逝会使它变质;纯洁的友情,尽情去爱吧,不要等到明天,或许你的犹豫会使它悄悄溜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很多,我们要懂得珍惜,懂得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⑤世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趁着年轻,尽情地孝敬父母吧!有人常常以自己年龄小为借口来推脱孝敬父母的责任,说要等到自己赚很多很多钱,然后买很大的房子给父母住。其实,孝敬父母并不一定要从物质方面去衡量,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为父母做事。例如:为他们泡一杯热茶,为他们捏捏肩、捶捶腿,为他们倒一次洗脚水……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令父母幸福。时间在流逝,父母的青丝也渐渐变成白发,父母的容颜也被时间刻下了皱纹。我们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好好爱他们。⑥让时间在我们为理想的奋斗中流逝,让时间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点滴中流逝,让时间在我们尽情爱父母中流逝。时间在流逝,让它在有意义、有价值的每一分、每一秒中流逝。
问题:1.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2.请指出该习作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1.【参考答案】错别字:第②段中“感概”的“概”,应改为“慨......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教师在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成语”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地找出使用错误的成语,特地补充了以下例句以便学生练习。以下不适合作为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的一项是()。
A.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C.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战,他们中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D.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
单项选择题
教学《失街亭》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找到“破解马谡之‘急’的密码”,使用了下列两个教学补充材料,阅读并按要求答题。(材料一)马谡履历表1.出道,为刘备的败军煎茶熬汤,成功引见自己。当时仅二十几岁。2.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留遗言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3.公元223年,为诸葛亮献策,对孟获“但服其心足矣”,才有“七擒七纵”的历史佳话。得诸葛亮赏识,升为参军。4.成功策划反间计,离间曹睿与司马懿君臣关系,愈得诸葛亮赏识。5.公元229年,失街亭,被斩。时年39岁。(材料二)诸葛亮出征将领表前督部--魏延;前军都督--张翼;牙门将--王平;后军领兵使--李恢,副将--吕义;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马岱,副将--廖化;右军领兵使--马忠;行中军师--刘琰;中监军--邓芝;中参军--马谡;前、左、右、后将军--袁琳、吴懿、高翔、吴班;前、左、右、后护军--许允、丁咸、刘敏、官雝;行参军--胡济、阎晏、爨习;丞相令史--董厥;帐前左右护卫使--关兴、张苞。对上述材料的使用分析不恰当的是()。
A.引入资料恰当,能够引导学生“破解马谡之‘急’的密码”
B.教师对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合理,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依据
C.由第一则材料可以看出,马谡绝非等闲之辈,暗示他的失败仅从轻敌、大意、狂妄上去找原因不够透彻
D.两则材料的使用重复,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角度一致 -
单项选择题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而访谈、讨论、辩论、演讲等是锻炼学生此种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展此类活动,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在此之前应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这几种口语交际方式的基本知识。枯燥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接受理论性的东西,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当成为教师备课着重考虑的因素。在讲解“访谈”知识时一教师就多次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其中不合理的一处是()。
A.讲解“访谈需保持互动性交流”时,教师播放了杨澜采访余秋雨教授的视频片段,旨在让学生学习杨澜的互动方式
B.讲解“访谈中的预备提问及方法”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举例介绍了《东方时空》记者采访作家萧乾夫人文沽女士时所用的提问
C.讲解“访谈中的即兴提问及方法”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举例介绍上海卫视《财富人生》主持人叶蓉与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曾文祺之间的访谈片段
D.讲解“访谈需保持互动性交流”时,教师想举杨澜的访谈艺术进行说明,首先用幻灯片进行杨澜生平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