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西汉时期,晁错向文帝提出“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即国家),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的建议。照此办理,富商大贾要想得到爵位或赎罪,就必须向农民购买粮食。这一建议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富商大贾支持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D.维持全国粮价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民营工商业在西汉初年已有相当发展,但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
B.政府开始实行重农抑商
C.中央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D.私商已经成为商人主体 -
单项选择题
在古代中国经济社会中常用的专有名词,诸如“工商食官”、“盐铁专营”、“漕运制度”、“景德镇官窑”、“江宁织造”等。这些专有名词,反映了古代中国()。
A.别具特色的手工业技术
B.官商合流局面的出现
C.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
D.官营和民营竞争激烈 -
单项选择题
山西柳林《杨氏家谱》认为:”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农工商皆本的观念
B.体现传统重农抑商观念
C.体现人际之间平等观念
D.体现人生应有敬业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