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以下是某初中物理老师教学《压强的现象》的主要步骤:
一、演示导入:
老师取一块牛奶糖,将一端捏成针状后,直立于地面,让一个柚子在牛奶糖上方自由落下,便可让牛奶糖钉入柚子中。
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牛奶糖是否钉入柚子中并推测其可能原因,教师示范后请几位学生重复此实验,分析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加以修正后,重复做几次。
二、展示教学目标:
(一)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二)压强定义、公式和单位
(三)压强的计算
三、讲解指导:
(一)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1.示范并请学生一起做:分别用两手的指头,同时压住钢笔的两端,并让钢笔保持不动。
问:
(1)手指有何感觉?手指的肌肉有什么现象发生?
(2)两手手指施力的大小相同吗?如何得知?
(3)既然两端的施力大小相同,为什么有一端凹陷较深呢?
2.将装满水的塑料瓶放在海绵上,让学生比较直立和倒立时海绵凹陷的程度。
问:为什么?
(二)压强和压力的关系
拿两瓶大小相同容量相同的易拉罐饮料,放在海绵上,让学生观察两者在直立时海绵凹陷的程度。
问:如果要让海绵凹陷得更深,该怎么办?
(三)掌握压强概念
1.定义:压强=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2.物理意义: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则单位面积承受的力越大。
3.公式:p=F/S
4.压强的计算:
(1)20g的力垂直作用在面积为10平方厘米的平面上,求压强的大小;
(2)20g的力垂直作用于面积为0.1平方厘米的平面上,求压强的大小。
5.小组讨论:假设砖块的重量为2000g,长宽高分别为20cm、10cm、5cm,求:
(1)当砖块平放时海绵承受的压强的有多大?
(2)直立时压强是多少?
每组讨论后推一个代表发言。
四、思考讨论:
(一)一块豆腐放在一根钉子上,豆腐马上被刺破,但把豆腐放在布满钉子的平面上,就不被刺破,为什么?
(二)牛奶糖为什么可以穿透柚子?
(三)为什么刀口钝了就难以切开柠檬?
对该老师的教学,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A.属于程序教学模式
B.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进行
C.既有自主学习,也有合作学习
D.主要体现了行为主义的教学思想
E.既强调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初二女生欣欣与男同学林可很要好,经常在一起组织班级活动,平时交往较多,学习上互帮互助。一天早上,欣欣和林可一起走进教室,同学们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阴阳怪气地大叫。原来,不知道谁在黑板上写下“欣欣 love 林可”的字样。这件事后,关于欣欣和林可的各种传言越来越多,最后传到了班主任王老师那里……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恰当的做法有()。
A.正面引导,让学生分辨友情与爱情
B.对写黑板和传小道消息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C.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要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
D.开展“异性交往”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
E.把欣欣和林可叫到办公室,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减少交往以免影响学习 -
多项选择题
托尔曼的动物方位学习迷宫实验揭示了()。
A.潜伏学习的存在
B.学习是通过顿悟产生的
C.学习并不是S-R的直接联结
D.外在强化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
E.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
多项选择题
关于物质奖励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物质奖励会使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此消彼长
B.单纯加大外部物质奖励,学生一旦学习失败,会造成学习动机下降
C.物质奖励易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活动之外,有可能削弱内部动机
D.物质奖励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
E.若能使物质奖励具有精神奖励的性质,则对外部动机的激发作用更明显
